变天了!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本月公布数据,国产车市占率超6成,今年卖出的10台新车里,有6台都是国产车,创历史新高!
以前买国产车是“没钱、不懂车”,如今风水轮流转,买合资车反而是“没钱、不懂车”。
根据中汽协最新公布的数据,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127.2万辆,同比增长27.3%,市场占有率同比上升8.4个百分点,达63.5%。从1-4月的累积数据分析来看,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466.4万辆,同比增长26.7%,市场占有率:60.7%,同比上涨7.7%。
从历年数据分析来看,在2017-2020年间,国产车的市占率其实是在走低,从36.9%跌到了33.3%。2021年,国产车的市占率才重新回暖,达到了39.6%,2022年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达到49.9%。直到2023年,自主品牌市占率达到了56%,正式超过合资/进口车。
而自主品牌销量提升的主要方向,还是新能源领域。今年4月,国内新能源车销量达到73.6万辆,同比增长37.3%,其中超过90%都是由国产车提供的。
当然了,国产车市占率提升,意味着要吃掉其它车系的蛋糕。从中汽协的1-4月的市占率数据分析来看,德系车目前下跌到了16.6%;日系车下跌到了12.2%;美系车下跌到了7.5%;韩系车更是只有惨淡的不到2%。
我们也显而易见,今年合资车降价的幅度也创造了新高。进入4月份以来,已有超38家车企,共126个车系,进行降价或优惠调整。其中传统燃油车型84个,新能源车型42个,能够准确的看出,以合资车企为主的燃油车已确定进入到一种“以价换量”的状态。
具体车型来看,如今思域已经优惠4万多元,低配价格仅需11万元左右;目前优惠5万元左右,低配落地价仅需17万多;别克君威的优惠更是高达6万元左右,低配落地价仅为12万多左右。
然而,尽管合资车已经努力降价,但消费者依然没有太买账。从4月份的销量来看,本田中国4月只卖出了7.38万辆,同比下跌22.18%;丰田中国4月累计销量达10.87万辆,同比下滑26.45%。
一汽-大众4月零售销量同比下滑了15.6%,约为11.9万辆。就在5月15日,一汽-大众内部还发布了一篇名为 “突围行动”的通知:“一汽-大众正处于最后的,也是唯一的转型窗口期,除了背水一战我们无路可走,唯有万众一心向死而生”。
可见,尽管如今合资车纷纷“打骨折”,但合资车企的销量危机依旧没解决,销量还是止不住地下滑,以至于近两年合资车企卖厂、裁员的新闻不断。
买国产车还是买合资车?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未解难题。只不过过去合资车卖得好的时候,买合资车的声量会比较大,而如今时过境迁,则有更多人推荐买国产车。
在大咖看来,如果是买油车,那就第一先考虑合资品牌;如果是买新能源车,则考虑自主品牌。
首先看油车这边,都说合资车的三大件已经到了瓶颈,各车企基本没太多技术进步,而这样的情况自主品牌同样存在。
从目前一线自主品牌来看,除了吉利推出的1.5T四缸发动机较为亮眼外,其它自主品牌基本还是用着过去的发动机。如长安的1.5T、2.0T蓝鲸系列、奇瑞的1.6T、2.0T鲲鹏发动机,自主品牌如今的研发重心也在新能源车领域,燃油车三大件进步放缓。
而合资车这边三大件还是有一定优势的,如大众最新推出的1.5T EVO发动机,上汽通用第八代Ecotec 1.5T,能效比都十分出色。起码在燃油车这一块,合资车比起国产车还是有一定优势的,加上如今合资车价格下滑,合资燃油车性价比也更高。
相比于技术停滞的燃油车,新能源车现在依旧处于技术快速地发展期,而且是以自主品牌的技术进步为主。
例如今年比亚迪推出了号称“续航2000公里”的第五代DM-i技术;上汽集团在5月推出的“DMH超级混动技术”,蔚来在今年北京车展亮相了“12项全栈自研技术”。
相比之下,合资车在新能源技术上的突破则是凤毛麟角。并且如今不少合资车选择跟自主品牌合作,例如基于深蓝SL03打造的马自达EZ-6,采用比亚迪三电技术的丰田BZ3。相比之下,国产新能源车无论是技术还是性价比都更具优势。
虽然当下合资品牌在国内份额不断萎缩,但是跨国巨头的家底厚,比如丰田汽车2023财年纯利润达到2290亿元人民币,它们不会放弃庞大的中国市场,也有能力打消耗战。有些品牌甚至卖厂也要推出新车、参与市场竞争。
从网上和现实中的风气我们大家可以感受到,随着国产车销量的突飞猛进,如今国产车主终于不用害怕“丢脸”、“掉面子”,反而是买合资车的车主会被人认为是“古董”、“人傻钱多”。